焊管欲“出海”西安钢管对抗低景气日,一则鞍山钢铁要在海外建厂的消息不胫而走。
有媒体引用印尼工业部局长ImamHaryono的说法称,鞍山钢铁集团将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Morowwali)建立年产能达500万吨的钢厂,公司将利用燃煤发电。
对此,鞍钢股份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应称,目前鞍钢股份并没有上述消息要发布,如果鞍钢集团[微博]公司有海外投资建厂的消息,也一定会及时向外界公布。
钢铁企业眼下的“生存困境”是这条消息引发市场关注的主要原因。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前4个月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为-26.62亿元,销售利润率为-0.26%。
“国内钢铁价格持续低迷,加之下游需求量不足,所以钢铁企业选择海外投资建厂并不失为一条出路。”分析师表示。然而,也正由于目前钢铁价格持续低迷,销售业绩差,钢铁企业盈利十分薄弱,“走出去”可不可行呢?
产能过剩仍在持续
尽管否认目前有海外建厂的消息发布,上述接受记者采访的鞍钢股份方面人士表示:“目前钢铁行业的确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有的钢企甚至出现亏损,因此不管是产业转移、转型升级或者是并购重组都是钢企一种自救的方式。”
据相关机构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15年1~5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34017万吨,同比下降1.6%;1~5月份全国钢材产量为45997万吨,同比增长2.2%;这表明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的政策并没有让钢铁业放慢脚步。
截至2015年,距离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淘汰钢铁产能过剩的相关政策发布了十余条,但是钢铁产能过剩的局面仍在持续。
而另一面,我国钢铁消费量正在急剧放缓。据生意社数据显示,2015年1~4月,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仅为2.39亿吨,同比下降5.1%。
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上述统计数据还是比较保守的,在我国,究竟有多少个钢铁生产企业,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因为部分未获得审批手续的钢铁产能并不在国家统计范畴之内,所以对于具体产量统计就有一定的误差。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国仍然是全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