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西安轴承钢技术扩大是北京建龙集团在黑龙江省投资兴建的中型钢铁联合生产企业。近年来,黑龙江建龙坚持技术创新,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不遗余力,走出了一条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和科技创新之路。
如今的黑龙江建龙,更因为创新而充满活力。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钢铁产业升级,狠抓技术创新,自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以来,共累计申请专利353项,其中发明专利149项,实用新型专利204项,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实现了专利申请超百项,有效地保护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截止到目前,该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167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62项,专利申请内容覆盖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设备等各段工艺,挖掘了公司技术创新的潜力,同时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增强。
提升企业专利创造能力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自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以来,省市知识产权相关负责同志多次到企业悉心辅导,开设专利知识专题讲座,为技术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就专利申报流程、申请材料撰写以及如何挖掘发明点,形成专利申请等方面知识进行了详细解答,提升了公司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了申报专利的积极性。2009年,该公司仅仅拥有两项实用新型专利,2010年5月,黑龙江建龙邀请省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负责同志专程为公司进行专利技术申报辅导。对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行讲座辅导,逐件对技术方案进行提炼,同时对省局今年开展的四大工程、开展专利优势企业的培育等方面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当场解答了一线技术研发人员提出的专利技术申请方面的问题。通过辅导培训后,帮助黑龙江建龙在近百个创新方案中提炼出60余个方案进行了专利申请,同年即成功申报专利项目66项,接下来的知识产权工作过程中,黑龙江建龙每年以科技大会的宣传为契机,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在公司各大生产厂组织大范围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利用各种会议、展览、报刊加大宣传力度,对基层单位和一线员工的自主创新活动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引导和鼓励技术人员立足岗位创新创效,营造知识产权工作的良好氛围。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实现了专利申请超百项,2013年将继续实现专利百项的目标。
指标分解,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公司目标管理
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实行目标管理,由质量管理处牵头并抓好落实好。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参加知识产权工作,把知识产权工作和放在重要工作日程,并将相关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根据年度专利申报指标和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专利申报计划,将指标逐级分解。
专利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做法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运行体系
良好的工作体系是企业开展专利工作的组织保障,是专利工作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该公司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技术副总为分管知识产权的主要领导,下设质量管理处处长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负责人,以及专职管理知识产权工作的工程师,并创建了专利服务平台,明确职责分工,建成了一个纵向贯通、横向协调的知识产权工作的运行机制,为员工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创造有利的条件。管理流程依托总部下发的专利管理办法执行,已形成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机制,对获得授权的专利实施资金奖励,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奖励1000元,发明专利奖励2000元。此举极大地激励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并把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